校长郑磊就创新人才培养接受新华社《半月谈》专访

发布日期:2023-09-25 浏览量: 来源:党委宣传部

人才培养叫响“合工大品牌”

在我国上市公司中,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(下称合工大)校友创办或任主要负责人的企业超过30家;超过400名校友在国有重点企业、上市公司、世界500强企业中担任掌门人……“千人一名领军人才”,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响亮的“合工大品牌”。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?半月谈记者采访了合工大校长郑磊。

“三位一体”培养创新人才

半月谈记者:合工大如何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?

郑磊:践行“工业报国”理念、培养国家建设发展特别是工业现代化所亟需的人才,是合工大的使命担当。学校明确了“德才兼备、能力卓越,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”的人才培养总目标,深入推进立德树人、能力导向、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集成体系,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、价值引领、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。作为教育部直属的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合工大大力实施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引领支撑立德树人、学科建设、科技创新等事业发展。广为流传的“汽车工业三分天下,合肥工大独占其一”这句话,就是对合工大毕业生为民族工业作出重要贡献最生动的写照。

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

半月谈记者:合工大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,全面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?

郑磊:大学生不应只是科研助手,而应在他们创新意识最强的阶段发挥智慧,成为创新主体,将知识学习变成能力培养。尤其像我们这种工科院校,更应通过项目式学习推动创新型科研,培养真正懂创新、会创新、爱创新的人才。

学校持续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,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形成“一生一项目”“一生一比赛”的生动局面,努力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。

学校发挥校友资源,与领军企业深度合作,共同探索实践“产教融合、教研一体、协同育人、联合攻关”的人才培养新模式,将高校优势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紧密融合,既为企业发展培养留得住、干得好、用得上的高水平创新性人才,也为毕业生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打牢基础。

建立全要素创业生态圈

半月谈记者:合工大如何支持创新?

郑磊:学校聚焦“智能制造、智能系统、智能装备、智能网联”等新兴领域,围绕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及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,依托校园建设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“工大智谷”,打造教师不出校门即可创业的生态圈,积极孵化转化学校创新性科研成果。

学校还打造一站式创业服务体系,把技术成熟度高、市场前景好的成果优先推荐到“工大智谷”,孵化大批种子型企业。通过建设“工大智谷-合工大智能院-高新技术产业园区”三级贯通的企业孵化成长体系,大幅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,推动孵化企业发展壮大,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。

近年来,学校在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,获得多项重大奖项,成果先后为“天问一号”、“嫦娥五号”、神舟飞船、长征火箭、国产大飞机等提供了重要保障,在助力“大国重器”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上建功立业。

未来,学校还将打造“环合工大创新产业带和科创文化区”,以城校融合、产城融合、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为主线,建立全要素创业生态圈,打造高能级创新策源地,培育壮大创新发展新动能。

原载于新华社《半月谈》2023年18期《教育改革进行时》栏目

责任编辑:刘红平

Baidu
sogou